2025年第一批飞检违规结果公布:基层医疗注意,这3大雷区别踩

发表于:9 小时前 11
2025年,全国医保基金监管保持持续高压态势,国家医保局联合地方医保部门通过飞行检查、专项整治等手段,对定点医药机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展开严厉打击。

截至2025年5月,多地医保局已陆续公布第一批飞检违规案例,从已公布的结果看,2025年第一批飞检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:
▶ 检查覆盖面广,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被纳入;
▶ 问题类型集中,过度诊疗、重复收费、分解收费等传统违规行为仍占主导;
▶ 处罚力度加大,除追回违规资金外,还实施罚款、暂停医保协议等严厉措施;
▶ 民营医院违规率高,部分民营医院成为“重灾区”。



2025年第一批飞检还将矛头指向了基层医疗机构和定点药房,揭示出医保违规问题在医疗体系中的普遍性。
与大型医院相比,基层机构的违规行为往往单项金额较小,但频次高、范围广,同样不容忽视。

1、某市的飞检结果颇具代表性。被检的6家机构中包括2家公立医院、2家民营医院和2家药房,实现了多类型机构覆盖。
其中一家民营医院违规金额达66万余元,一家公立医院违规21万余元,两家机构均被处以等额罚款。
值得注意的是,2家药房也被查出违规,虽然金额较小(分别为462.2元和8776.91元),但反映出对药店医保行为的监管正在加强。

2、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案例展示了基层机构的典型问题:超医保目录限制使用药品(如注射用多种维生素、脂肪乳注射液等);重复收费(支气管舒张实验与肺通气功能检查);串换药品(将党参段串换成党参片上传医保系统)。
这些问题涉及金额8.6万余元,虽远小于大型医院,但暴露出基层机构对医保规则理解不深、内部审核不严等通病。

3、某民营医院的违规行为则体现了中小型民营医院的常见问题:过度检查(B型钠尿肽、血浆D-二聚体测定等);串换诊疗项目(自费的中药热奄包治疗串换为封包治疗报销);超范围使用药品(注射用血塞通、磷酸西格列汀片等超说明书使用)。

这类机构常因生存压力而“铤而走险”,需引起监管重点关注。

从全国范围看,基层医疗机构违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:
①慢性病管理中的过度检查和重复开药;
②中医适宜技术的串换和分解收费;
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虚假签约和虚报服务;
④药品采购使用中的串换和超范围用药。

这些问题与基层服务能力不足、创收渠道有限、专业人才缺乏等结构性因素密切相关。

收藏
送赞
分享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
发表回复